幸福
人类情感
幸福是一种主观的生活状态与生命体验,包括愉快情绪、舒适感、满足与成就感等主观情绪情感体验,是一种综合的积极心境,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同时,在一些语境中也可以作为对生活价值的评价。
幸福的汉语词源
幸:吉而免凶也。------东汉·许慎《说文》。非分而得谓之幸。——《小尔雅》
“幸”的英语:favour/goodfortune/luckily/rejoice
福:佑也,------东汉·许慎《说文》。古称富贵寿考等齐备为福。与“祸害”相对,按,本作祜也。
“福”的英语:blessing/goodfortune/bliss
古文中二字连用,谓祈望得福。
《新唐书·李蔚等传赞》:“至宪宗世,遂迎佛骨於凤翔,内之宫中。韩愈指言其弊,帝怒,窜愈濒死,宪亦弗获天年。幸福而祸,无亦左乎!”
清魏源《默觚下·治篇》:“不幸福,斯无祸;不患得,斯无失。”
在现代汉语语境中,幸福一词指代快乐、美满、甜蜜等综合的积极主观感受。
幸福与主观幸福感概念
心理学中有关幸福的定义与理论模型很多,包括主观幸福感、心理幸福感、自我实现幸福等等,而应用最多的是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简称SWB),指个体将自己的现实生活与理想生活进行比较,对个人生活的总体评价与情绪体验,常见于心理学研究中。
主观幸福感包括认知成分和情绪成分。认知成分是指个体对生活质量的总体评价及其满意程度,即生活满意度。情绪成分是指个体生活中体验到的各种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之和,即情绪幸福。简而言之,较高的主观幸福感 = 较高的生活满意度 + 较多的积极情绪 + 较少的消极情绪。
主观幸福感具有主观性,每个人的幸福感受与体验都根据其先天遗传特质、后天环境因素与个人经验而有所不同;主观幸福感也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研究表明,主观幸福感的成分中,生活满意度的稳定性高于情绪幸福的稳定性。
享乐主义幸福与实现主义幸福
幸福在积极心理学中也分为两类,一是享乐主义的幸福(Hedonic happiness),指那些良好的感受,包括愉悦,享受,放松,兴奋,满足或快乐,是相对短期的快乐体验,比如炎炎夏日吃雪糕,或者沉浸式看完一部电影。另一种是实现主义的幸福(Eudaimonic happiness),这里的幸福是自我实现、意义感与内在潜能的表达和实现,包含为自我实现而奋斗、强烈的参与、挑战和努力、个人成长以及完成感。
享乐与实现主义的幸福是互补的关系,不分高低贵贱。人既需要短暂的享受与快感,也需要长期努力实现自我价值的成就感。研究发现,在一些最令人满意的追求中,幸福和享乐完美地融合为一体。在人们产生短时间的积极情绪后,会更有动力去投入更长时间的奋斗中。而当人们在长期的自我完善途中,短暂的放松与享乐能够将平淡的生活装点的多姿多彩。
影响幸福的因素
客观因素
1. 经济收入和主观社会经济地位
Oswald (1997)研究发现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难以显著提高国民幸福感,而在低收入水平国家,人均GDP 的增加与幸福之间有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roto & Rustichini , 2014)。但在发达国家,一旦人均国民收入达到一定水平,人均国民收入总体上的增加并不一定转化为主观幸福感的大幅度增加。可能因为作为衡量国家收入水平的 GDP并不一定能转化为家庭财富的平均水平。
研究表明,相对收入和收入分配不平等对幸福感有实质性的重要作用,它们解释了收入和幸福感之间的很多联系。可能因为人们往往拿自己的现有情形与周围人相比较,而生活满意度并没有绝对量上的标准。
社会经济地位是衡量个体所拥有的各种现实的或潜在的社会资源的综合指标。而家庭社会经济地位(Family Socioeconomic Status,简称FSES)是反映家庭环境中的直系亲属所拥有的各种现实的或潜在的社会资源的综合指标,主观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则强调个体感知其家庭在社会中所处的位置。有意思的是客观FSES,也就是我们外人能够“看到”的东西,对于主观幸福感的预测力要远远弱于主观FSES。换句话说,幸福,它与客观的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之间的关联,不如许多人想象的那么强。
总之,收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主观幸福感,但主观幸福感与收入之间并非呈简单的线性关系,收入可通过目标、社会比较、适应与压力、周围环境等多种因素间接对幸福感产生影响。
2.文化因素:
不同文化中,主观幸福感的来源不同。社会文化可分为个人主义文化和集体主义文化背景,个体主义文化和集体主义文化中的个体都能够体会到较高水平的主观幸福感,但是两个文化中主观幸福感的来源却可能有所差异:自我中心取向是个人主义文化中个体主观幸福感的重要来源,而他人中心取向则使集体主义文化中的个体感受到较高的幸福感。这一结果明不同的文化的个体会形成不同的文化取向,个体的文化取向是幸福感的重要影响因素。
3.社会支持:
社会支持即个人在社会关系网络中获得他人所给予的物质或情感的支持,比如父母家人、朋友、工作环境的同事或领导、社区工作人员等,包括客观上的物质和资源支持,以及主观上的情感关怀等支持。研究发现,拥有更多朋友和家庭成员的人往往有更高的主观幸福感; 而社会支持不仅要看数量,质量也是很重要的一环。一项元分析研究发现,社会支持评定量表中,相比现实的社会支持,个体对于社会支持的主观感受更能增强其主观幸福感,说明相比客观的社会支持,对于支持的主观感受与主观幸福感有更高的相关性。
此外,社会支持会通过其他各种因素来影响个体的主观幸福感,比如,社会支持、自尊和主观幸福感之间的两两相关均非常显著,表明个体良好的社会支持可以使其获得更高的总体主观幸福感,而高自尊同样具有这样的作用,其中,不同的因素可能会相互影响。
然而,与生活满意度较低的个体相比,从一开始就拥有较高幸福感的个体往往拥有更紧密、更支持性的社会关系,因此,社会支持与幸福往往是双向的,相互影响的。
主观因素
1. 人格特质:
心理学家艾森克指出人格具有一定的生物学基础,他认为,神经质和外倾性受遗传影响最大。Gross 等(1998)提出神经质较高的个体具有消极情绪相关的生物学基础,此后有许多人格特质相关的研究涌现,杨军义(2017)发现个体的神经质的得分包括扣带前回(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 ACC)的灰质体积显著负相关,而与内侧前额叶(medial prefrontal cortex, mPFC)的灰质体积显著正相关,同时,神经质的得分与扣带前回-丘脑,扣带前回-杏仁核以及内侧前额叶-扣带后回的功能连接强度显著正相关,这些脑区之间的功能连接可能与负性情绪的加工,负性情绪的调节以及压力的应对有关。
而外倾性较高的人具有积极情绪相关的生物学基础,而孔风等学者发现,个体的外倾性在背外侧前额叶皮层(dorsolateral prefrontal cortex,DLPFC)的灰质体积与社会幸福感的关系中起到中介作用,表明外倾性在社会幸福感的获得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每个人随着遗传和环境等多种因素的交互影响,都会逐渐发展完善出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人格特质,而有些个体具有比较敏感特点,主观幸福感水平容易出现波动,但是不必惊慌失措,因为每个人格特质都具有两面性,也许正是因为比较敏感,可能您对朋友的需求和感受也有更好地觉察,从而更容易成为一个贴心的朋友。然而,如果你发现自己很容易陷入到消极情绪中,请放下自责和过分的忧虑,可以多寻求家人朋友的社会支持或者寻求心理咨询,从而更深入和全面的了解自己和爱护自己。
2. 自尊水平:
一般认为高自尊个体具有较高的主观幸福感,低自尊个体会有较低的主观幸福感,Diener等研究者在对31个国家13118名大学生进行的跨文化研究中发现,自尊与生活满意度之间的相关达到0.47,我国学者张力为以运动员为被试的研究也得出了这一结论。
但是这也与文化背景有关:在西方,个人的自尊同他的主观幸福感有很强的相关;而在中国,个人的自尊同他的主观幸福感相关并不明显,这与国外的发现较为符合。他们发现:在美国,自尊感和主观幸福感有很强的相关性,而在集体价值高于个人价值的国家(如中国、印度)中,高自尊感并不一定意味着高主观幸福感,可能还有其他因素综合起到预测作用。
3. 自我效能感、心理健康等其他主观因素:
此外,还有很多影响幸福的主观因素,比如自我效能感和心理健康状况等等。如果你对于一件事有较高的控制感,能够把握解决该问题的进度与实际状况,从而成功地完成,那么你将收获较高的成就感和提升你的自我效能感。而对于心理健康状况,一个人罹患抑郁症后所能够体会到的主观幸福感会远低于相对健康的人群。
结语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幸福不仅受到多方面的复杂因素影响,还能继续影响其他因素,形成良性循环。研究发现,高幸福感和高生活满意度显著改善健康与长寿、工作、收入和社会关系以及社会福利四个领域的生活。
同时,幸福不是比较出来的,通过比较他人的不幸而感受到的快感不是幸福,而是优越性和感到幸运的窃喜,但习惯于与他人进行比较,可能偶尔能获得些许满足感,但这种倾向更容易让人“关注到”自己不如他人的一面,从而削弱自己的主观幸福感。因此,如果想要获得平和与长久的幸福,可以与自己的前后进行比较,只要今天比昨天进步一点点,就能够更加快乐一点点,而因此收获的幸福是更加精神富足的幸福,是能够自给自足的,更加稳定的快乐源泉。
参考资料
什么是幸福?.清华大学哲学系.
最新修订时间:2025-01-12 13:19
目录
概述
幸福的汉语词源
参考资料